很多做开关电源 EMC 时常常疑惑的点:理论上谐波应该随着次数升高迅速衰减,但为什么开关电源的谐波能“拖”到几百 MHz,甚至 1000 次(高次谐波)谐波还很强? 为什么通常“3次谐波后就没了”? 实际上我们的蓝牙、wifi 2.4GHz、以及遥控器433MHz都是2次、3次谐波就没有了,或者非常低了。我们的开关电源,往往开关频率基波就是几十千赫兹、68kHz~120kHz等,为何有1000次谐波的频率120MHz,辐射测试还是不满足EN 55032的辐射限值,这个是可能的吗?
这背后涉及两个核心概念:
1. 信号本质:120 kHz ≠ 单一正弦波 开关电源的 120 kHz 不是正弦波,而是 脉冲波(MOSFET 开通/关断)。 脉冲波的傅里叶频谱非常宽,理论上可以展宽到 GHz:
只要 MOSFET 的 上升/下降时间很快(例如 10 ns),那它的频谱就能覆盖到 100 MHz、甚至 1 GHz。
👉 这解释了为什么 120 MHz 会有强分量。 为什么第1000次还能超标? 关键原因:虽然单个谐波弱,但满足以下条件就会“冒出来” 🔹 原因1:PCB走线或结构形成谐振天线
工程经验法则:导体长度 ≥ λ/10 时,就可能有效辐射(严格上会考虑到λ/20)。120 MHz 的 λ/10 = 25 cm,PCB上很多在25 cm、41.7 cm等谐振点的等效天线,即使不在谐振点,也具备较强辐射能力。严格上会考虑到 λ/20,那就是说任何超过12.5cm的走线都应被视为潜在的EMI风险源,需特别关注。 🔹 原因2:多个谐波叠加或包络调制
理论上,理想方波的频谱是: 谐波理论上无穷延伸,幅度A(f)按1/n 衰减。谐波的幅度随着频率升高而快速衰减。对于一个理想的方波,其第n次奇次谐波的幅度与 1/n 成正比。也就是说,1000次谐波的幅度只有基波的1/1000。所以 1000 次谐波仍然有幅度,只是比低次小,但不会消失。 实际的开关波形非常“陡峭”,因为 MOSFET 开关瞬间变化,带来了更宽的频谱。 PCB、器件寄生参数,把谐波“搬”到高频 120 kHz 开关波形本质上是一个很陡峭的脉冲串。脉冲串的频谱理论上可以展宽到 GHz 级。 高频部分能量大小,取决于:
上升沿 5 ns → 频谱可到约 200 MHz。
✅ 结论: 120 MHz 可能是 120 kHz 的 1000 次谐波,谐波理论上无穷延伸,幅度A(f)按1/n 衰减。但,开关电源的频谱非常丰富,它之所以还能很强,是因为:
所以,接收机看到的“120 MHz 包络” = 方波高频分量 + 电路谐振 + 天线效应的结果。无论如何,120kHz工作、或者几十kHz工作频率的开关电源确确实实是会出现120MHz宽带干扰,是非常正常的。 发散扩展: 有没做开关电源的电子工程师反馈一下,几十kHz的开关频率的电源,有没遇到辐射100~120MHz不合格的情况? 大家跟帖分分享一下? |